欢迎你来到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管理 > 正文

5s的基本要求(5s的要求是什么)

2024-04-17 5982 0 评论 企业管理


  

本文目录

  

  1. 设备5s管理基本要求
  2. 什么叫5S管理的目标
  3. 5s管理的具体要求,要达到怎样的标准

随着工厂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,设备日趋复杂,设备管理也变得越发繁琐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5S管理,以优化设备管理流程,提高设备管理效率,降低设备故障率。下面,我们来介绍设备5S管理基本要求。

  

整理是设备5S管理的第一步,其要求是将工作场所中不必要的设备、工具、备件等进行区分,分类,清除不必要物品,确保每项设备都有独特的地点,确保每个地方都有相应的设备。整理的目的是减少无用物品、淘汰过于老旧的设备,将工作场所变成一个高效而整洁的环境。整理要点包括:

  

1.区分:对设备、工具、备件等进行分类,区分使用频率、必要性等。

  

2.清除:清理不必要物品,确保每项设备都有独特的地点,确保每个地方都有相应的设备。

  

3.整顿:把设备归位,确保每个设备都有相应的地点。

  

4.标准化:清晰标识设备名称、编号、使用要求等信息,确保设备的正确位置、数量、使用状态等一目了然,以减少误判、误用错误。

  

整洁是设备5S管理的第二步,其要求是在整理的基础上将工作场所理顺,确保设备呈现出一种整齐、整洁的状态,使操作者能够快速、准确地找到所需设备。整洁要点包括:

  

1.整齐:将设备分别放在其所属的位置上,并保持不同设备的整齐。清理设备和工具,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清洁、良好状态。

  

2.分类:将设备分类,归配合理位置。合理安排每个设备合理的位置,使设备间不重叠,不占据多余空间。

  

3.标记:在设备上标注数量、名称、型号等信息,并设置图示标志。

  

4.安全性:为设备设置安全保护措施,保证设备安全使用,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几率。

  

清洁是设备5S管理的第三步,其要求是保持设备始终处于清洁、整洁的状态,促进设备保养、维护及定期检查,避免污染和破坏设备的发生。清洁要点包括:

  

2.白色设备的清理:白色设备需定期进行清理,保持其光洁度。

  

3.绿色环保:在设备清洁过程中,应注意环保措施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

  

4.保养维护:不同设备的保养方式各异,设备保养要根据设备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保养。

  

清理是设备5S管理的第四步,其要求是明确责任,建立设备的清洁、保养、维护管理制度以及清洁监控计划和人员。清理要点包括:

  

1.确立清洁保养、维护管理制度,制定标准、操作规程、采购规定和修订、晋升、奖惩办法。

  

2.制定设备保养维护计划并定期,监测执行情况,并不断改进;

  

3.清洁评定,并据此改善管理体系。

  

纪律是设备5S管理的第五步,要求在管理实施过程中,建立相应的检查、考核、激励和约束等措施,通过纪律制度来促进设备的管理,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。其要点包括:

  

1.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红线操作规定,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;

  

2.制定操作规定和相应的标准,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,在工作中对不合适和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改正;

  

3.加强设备管理,对それ坚持地深入到人的内部;

  

设备5S管理,通过整理、整洁、清洁、清理、纪律五个关键步骤,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,确保生产线顺畅地运转,从而提高效率和生产效益。以上就是设备5S管理基本要求。

  

第一提高产品质量;第二降低成本。

  

1、推动 5S,通过实施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来实现标准的管理,企业的管理就会一目了然,使异常的现象很明显化,人员、设备、时间就不会造成浪费。企业生产能相应地非常顺畅,作业效率必然就会提高,作业周期必然相应地缩短,确保交货日期万无一失了。

  

2、一个企业通过实行或推行5S,它就能极大地减少人员、设备、场所、时间等这几个方面的浪费,从而降低生产成本。

  

5s代表整理、整顿、清洁、清扫和素养。前面4个s是手段。最后一个S是目的。养成员工认真规范的工作习惯。

  

通过做5S,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:工厂整齐有序。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;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。人是管理方面最主要的因素。通过5s的实施。将使人的素质得到迅速提升。使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。

  

5S活动起源于日本,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,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。“ 5S”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“环境”,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,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,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。

  

随着越来越多的日资、港资及台资企业的进入,"5S管理"逐渐被国人所了解,并在国内部分企业中开花结果。

  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5S现场管理法

  

(2)定义: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,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。

  

②现场无杂物,行道通畅,提高工作效率;

  

③减少磕碰的机会,保障安全,提高质量;

  

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、混料等差错事故;

  

⑤有利于减少库存量,节约资金;

  

把要与不要的人、事、物分开,再将不需要的人、事、物加以处理,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,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,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;其次。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、通道左右、厂房上下、工具箱内外,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,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,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。

  

(2)定义:必需品依规定定位、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,明确标示。

  

(3)目的:不浪费时间寻找物品,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,保障生产安全。

  

(4)意义:把需要的人、事、物加以定量、定位。通过前一步整理后,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,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,在最有效的规章、制度和最简洁的流程下完成作业。

  

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,以便于寻找,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;

  

②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。例如,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,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得近些(如放在作业区内),偶尔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(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);

  

③物品摆放目视化,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,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。

  

(2)定义:清除现场内的脏污、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。

  

(3)目的:清除“脏污”,保持现场干净、明亮。

  

(4)意义:将工作场所之污垢去除,使异常之发生源很容易发现,是实施自主保养的第一步,主要是在提高设备稼动率。

  

①自己使用的物品,如设备、工具等,要自己清扫,而不要依赖他人,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;

  

②对设备的清扫,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。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结合起来,清扫即点检;清扫设备要同时做设备的润滑工作,清扫也是保养;

  

③清扫也是为了改善。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,要查明原因,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。

  

(2)定义:将整理、整顿、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、规范化,维持其成果。

  

(3)目的:认真维护并坚持整理、整顿、清扫的效果,使其保持最佳状态。

  

(4)意义:通过对整理、整顿、清扫活动的坚持与深入,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。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,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。

  

(5)要点:①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,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,保证工人身体健康,提高工人劳动热情;②不仅物品要清洁,而且工人本身也要做到清洁,如工作服要清洁,仪表要整洁,及时理发、刮须、修指甲、洗澡等;③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,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“清洁”,待人要讲礼貌、要尊重别人;④要使环境不受污染,进一步消除浑浊的空气、粉尘、噪音和污染源,消灭职业病。

  

(2)定义:人人按章操作、依规行事,养成良好的习惯,使每个人都成为有教养的人。

  

(3)目的:提升“人的品质”,培养对任何工作都讲究、认真的人。

  

(4)意义: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身修养,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、生活习惯和作风,让员工能通过实践5S获得人身境界的提升,与企业共同进步,是5S活动的核心。

  

5S管理的五大效用可归纳为5个S,即:Safety(安全)、Sales(销售)、Standardization(标准化)、Satisfaction(客户满意)、Saving(节约)。

  

通过推行5S,企业往往可以避免因漏油而引起的火灾或滑倒;因不遵守安全规则导致的各类事故、故障的发生;因灰尘或油污所引起的公害等。因而能使生产安全得到落实。

  

5S是一名很好的业务员,拥有一个清洁、整齐、安全、舒适的环境;一支良好素养的员工队伍的企业,常常更能博到客户的信赖。

  

通过推行5S,在企业内部养成守标准的习惯,使得各项的活动、作业均按标准的要求运行,结果符合计划的安排,为提供稳定的质量打下基础。

  

由于灰尘、毛发、油污等杂质经常造成加工精密度的降低,甚至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。而推行5S后,清扫、清洁得到保证,产品在一个卫生状况良好的环境下形成、保管、直至交付客户,质量得以稳定。

  

通过推行5S,一方面减少了生产的辅助时间,提升了工作效率;另一方面因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,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,从而可降低一定的生产成本,可谓“5S是一位节约者”。

  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 5S现场管理法

5s的基本要求(5s的要求是什么)


复制成功